在我的工作歷程中有一段時間是在廚具裝修公司裡面苦蹲練工的,這份工作可以說是我目前生涯中,最為辛苦的一段,現在回想當時撐下去的只是不想對自己認輸而以==。不誇張,離開裝修那行後,始終覺得外面的工作容易多了。我還記得當時每每在處理客人的案子,不管是平日或是休假中我都會倍感焦慮且無限循環。在工作的那幾年裡,我的MC從生天的小亂變到完全的消失(一年裡可能只來2回)。而且那段日子裡薪水極少,幾乎每個月吃一半的老本在渡日。雖說這些過往讓我一點也不想再踏回裝修那行,不過凡用心走過,必會留下些痕跡。一樣的,在那中行業中得到的最大成就,就是變的有很高的工程能力以及成交後的業主會再推薦朋友過來找我做廚具。
老是幫別人做工程,每次從業主家美美的房子走回自己簡陃的住所時,都會滿失落的。沒辦法,以我微薄的財力要在台北有一個自己的房子實在是太難了,況且那時的我薪水有一餐沒一餐的,跟本租不起美美的房子(條件太差,只能求住的安全),所以從那個時期的我開始內心始終有一個小小的夢想,我將來一定要住在一個裝修美美的房子中。這觀念影響了我很深,我開始一直在留意自己裝修房子的技巧和室內配置、軟件搭配,色感氛圍,平常時買東西時也變得非常在意好不好搭,絶對不亂買低質感的東西。
而南部的老家,目前也只有爸媽在住,每每回去看著成堆的雜物、醜不拉基的生活擺飾,就會更覺的”阿雜”,特別是一堆股東會贈品,送的東西難的可以用的上面都會大大的打上XXX敬贈。這很難帶出門耶~惜物的長輩們又捨不得丟,真害。雖然我知道媽媽跟我一樣很喜歡美的事物(記得小時,她總是說好羨慕外國影集中那些中產階級的家庭住家風格喔,住在這麼漂亮的房子中多舒服),但,家中一件像影集一樣的傢俱都沒有,她很少自己為自己買下美的東西,她生活中有80%的生活品,全是別人送的或是五金賣場裡便宜看起來CP高的那種,剩下的部分就是延用一些阿公牌壞不了的歷史產物。
這回的起發點是家中廚房水龍頭壞了,關不緊一直會有漏水,再加上下雨天雨水會延著老舊牆壁流進來,造成牆壁有點彎彎的。整個用的二十多年的廚房,雖然勘用但很不順手,終於在多次跟爸爸提出要換新廚具後同意了。(竟然ok了,我想背後的原因應該是股票有賺錢。)這個重大的決定,在我們家後來以緩慢的速度進行中,事隔至今應該有一年半這麼久了。基於我自己待過廚具公司,所以改造廚房這個計劃由我主要來設計進行。
廚具重新規劃
先來看看原有的舊廚具,這廚房可以說是見証了台灣不鏽鋼奇蹟,用料之札實完全無壞,幾乎除了收納難用外找不到太多的缺點。但一個好的廚房,沒有辦法收納就是問題的最大來源啊~現在廚具的工具這麼多樣,一個動線不好使用就會讓人在廚房花很多的心力,我媽常用的東西最後就不收了,直接放在枱面上,搞到自己的切菜的工作平台小到可憐。克難式的做菜,只會更不用心的做菜,所以就會更加減少待廚房的時間,環環相扣。我這邊最大的要求,就是要解決收納動線的問題。
以下是新,舊廚具動線對照(初代版),最後安裝上有工程上的問題所以最終修整有點差別,不過基本定案。

現場條件有幾個重點必需要去克服
- L型處門開太小爆難使用
- 廚房是後陽台外推,所以與熱水器共用瓦斯桶
- 櫃內都是層板,收拿東西時暗又深
- 沒有抽屜
- 光線到料理台區己是背光,洗切菜暗到看不清楚
- 吊櫃很難用
- 瓦斯爐和排烟機老又髒且沒歪一邊
- 想裝洗碗機但電壓可能不夠(這是我私心想裝)

水電圖與動線調整
我們家的廚房,隔局應該可以算是方正,235x230cm,不過可惜只能規畫成L型,我自己是最喜歡雙一字的廚房(使用上最方便,櫃體收納最大量)。
規畫好動線後,就是要取捨放入的鍋具了。要讓別人也走進斷捨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每個人的生活感受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在意美不美,有些人只在意順不順。但如果做好的廚房要維持美美的畫面,但不能再多花錢砍掉那些古早牌的鍋碗瓢盆時,首要點就是好好跟長輩們溝通。(新廚房會解決掉不好拿取的問題,但因為櫃體空間做的有限,所以請想好自己的習慣方式,不過不用擔心,我也來幫忙動腦)
而這次的裝修工程,其實比一般廚具更換多了點多工合作,原由是我們天花外圍鐵皮會漏雨,所以需要找鐵皮屋頂廠先處理,再來是木做防水包材,舊櫃拆除丟棄和水電改管,然後才是廚具公司(廚櫃,枱面,玻璃)。因為鄰居是水電師傅所以大部分的師傅都是委託鄰居幫忙找他認識的師傅們。這回非常感謝鄰居水電李先生~~真的謝謝他大力幫忙,在疫情和過年那段期間,缺工的實在是太厲害了,完全遙遙無期,我們這種麻煩又小到不行的工程,真的很難請師傅,所以很多其實都是李先生的人情交關。
我一開始有跟爸媽提過,要不要直接找一個對應的統包採“簽約方式”。缺點是會花比較多的錢,但好處是找人與整合還有多工的統包的人經驗可能會比我好,工班也比較好管理,進度安排會比較快(必竟我只懂廚具,而爸媽是完全對工程沒有概念),由於這部分是由爸媽處理,他們也所考量,所以我們維持自己找工的方式去做。當然,這樣的後果是當事人比較辛苦一點,我在工程進行時人己不在老家,只能視訊或是單純通話,師傅問爸媽,爸媽不懂再打來問我。加上實際安置時現場環境突發狀況多,所以工程現場管理上真的很累(沒有經驗的人很容易無法在第一時間看出問題,導致後方工程卡關和錢包大失血。)
木作區的標示,我儘量不要畫的太專業不然我爸媽看不懂,所以很多地方用小畫家的方式去標示出來,以方便我媽跟木工和水電師傅們溝通。
好在,開頭的工程期我人還有在老家,部份現場的問題馬上就可以解決,不過後半段我以回台北了,這回配合的廚具廠商算很貼心,現場有突發狀況都會第一時間跟我說,所以大致上算順利。事後與貓奴ANDY檢討,如果有一位專業的統包協助處理,或是本人親自到場,也許這部分進行的會再更順利一些。
突發應變調整
人往往會想像很美好,但在房子修繕上不可控的因素太高了。這次還是要列舉一下本回工程缺失。(可惜很多照片當時沒有留下,所以只能用文字列出,讓想裝修的朋友請務必在這些地方小心一點。)我還是滿推我們這次配合的廚具廠商和各工班——謝謝你們。
洗碗機下方絶對不能有管線—因為機器是落地的,所以拆除時才看到被櫃子檔住的排水孔,而我們水管位置剛剛好卡到洗碗機,所以只好移位。當初我本人就有親自電話過去給櫻花,機器廠商還說水管可以使用到120cm以上,當時的話我也就相信了,結果現場施做時管子跟本不夠長。現場解法:師傅以改接管的方式可以延長,但我媽又怕接管之後會有漏水問題,最後只好又改了一次洗碗機與水槽櫃的位置。(基本配件所提供的水管跟本無法離排水管區太遠多只差30cm也無不行,哪裡來的120cm)結果這部分連代影響到枱面,因為台面是造圖打版的,水槽己嵌好的位置,現場跟本裝不上去,好在合約上枱面廠商有做錯的地方,他們直接收回幫我們重做枱面。
瓦斯桶櫃一定要留意週邊的使用方式—對自己的工程一定要清楚,師傅們只是來施工的,有時真的不會幫你想這麼多(其實也不是不幫你想,而是他做的當下也沒有其它的東西啊,所以跟本察覺不出來==)我們家是使用桶裝瓦斯的,為了美觀這回在設計上,延伸了瓦斯爐那側枱面,並將原本的瓦斯桶區改用櫃子去裝。又因為收納櫃子少,所以我改用木作做了一個工作台面區來輔助,方便之後可以放電鍋,微波爐之類的。木作二工是等廚具都好了時才會上,結果師傅並沒有注意到,在原本的櫃子只開了個剛剛好的孔(而這樣一來瓦斯公司之後來換桶時就會拿不出來,因為石材枱面己裝好了,本來我己經要放棄做木作工作架了,改外面再買餐櫃。好在廚具要收尾師傅,真的是有維好青年,願意幫我們再把櫃子抽出來重新調整,所以問題也就解決了。
- 老房子現場水平因素—我們家是陽台外推的老屋,地平斜度高低差差了快5cm有,廚櫃踢腳板和水槽櫃邊側板沒有注意到高低差的關係,最後露出一段大縫,這部分是廚具廠商他們另外換材料給我們。
說了這麼多,工程本來就是會有很多突發,我以前也待過裝修所以我非常了解那中間的無奈啊,很多時候大部份的人真的只會做自己上手的地方,其它地方就由當事人去煩腦就好了。所以也就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遇到裝修蟑螂,大部份是因為沒有經驗,在最前面最好處理時,省略處理或是採簡單處理,攤子再留給下面的人,以致到了後面工程尾收不完,錢無限上崗。
這邊簡單的列出所有開銷,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好在,我這回遇到的都是即時處理。最後的結果我真的超級滿意的。做了這麼多客戶美美的廚房,終於換我們家啦~~哈哈


後記:2023/06/10 目前家中廚房也使用了快一年半了,我最大的欣慰就是我媽媽她變得會整理了而且自動自發的維持廚房在一個近新的狀態,超乾淨。對,有了新廚房後她開始斷捨離了,完全不用我一再的叫她整理。以前的她真的很不會整理家裡,不愛洗碗然後家裡老是東堆西堆。不過帶著她一起打造她的廚房,也許是花了錢的關係也或許是她借由這樣的經驗,發掘了原來整理家也可以是這麼順手、住的這麼舒服。雖然說使用下的廚房離雜誌上的美美廚房還是有段距離,但這種個性上的轉變真的很棒,如果閱讀文章你,家人也有這樣的問題,不妨跟著家人一起規劃生活中使用的動線吧!~長輩不是不可教化,而是他們沒有接收到這種發自內心清爽的喜悅。值得試試~
題外話:烤漆玻璃後來我才知道是可以烤跟牆壁油漆同色,當時的我因為不知道所以只好選一般的色版色真是可惜了。